我校在G·iCAN全球创新教育大会上初露锋芒

发布者:教育思想大讨论发布时间:2019-03-12浏览次数:22

36-7日,由教育部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会、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北京大学、iCAN国际联盟等联合主办的G·iCAN全球创新教育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我校黄钢校长在主论坛作了题为《健康新医科:理实融合与创新探索》的主题演讲。论坛第二日,我校还成功承办了大会的分论坛之一,医疗健康创新教育分论坛,分论坛由我校唐红梅副校长、《医学教育管理》杂志编辑部张俊敏主任共同主持。在与分论坛同步进行的iCAN原创中国精英赛中,我校参赛项目更是一举夺魁,并将作为项目之一,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主动探求改革  健康新医科引关注

黄钢校长在题为《健康新医科:理实融合与创新探索》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当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唤醒学生内在对知识的渴求,启发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教育的提升过程中,要由过去落实教育的基本内容,走向发掘知识内涵,助力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从而产生师生共鸣。

钢校长指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社会痛点和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理实融合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借助医院、企业力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成长,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植入学生基因,为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黄钢校长还向与会代表介绍,我校对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为办学定位,与上海其他医学院校错位发展。在实践中,学校主动改革,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已初步显现。

黄钢校长的精彩演讲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部分专家还就学校发展方向、学校创新激励政策等问题现场与黄校长进行进一步交流。



校企医相聚  共话创新人才和技术

医疗健康创新教育分论坛上,各医学院校、医院和医疗相关企业围绕医疗健康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讲述了医学教育如何创新,医学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以及医疗行业如何创新。

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婵娟在《构建基于专业基础的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生态》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该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以医学特色学科引领公益创业的工作经验。首都医科大学景汇泉教授以《创新人为峰,开阔新无界》为题,提出要通过医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叶耀辉教授则以《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为题,介绍了该校通过显性课堂、隐性课堂、条件建设等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以《医生在医疗器械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为题,以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讲述了医生创新在推进医疗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汇智赢华医疗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胡铁峰以《临床需求挖掘推动医疗创新》为题,指出人口的老龄化衍生出各种慢性疾病、医疗费用火箭式增长、技术进步助推医疗成本等急需医疗器械进行创新。Realmax集团CEO余海则以《如何通过AR技术做个好医生》,讲述了AR技术从教学应用走入临床诊断的三级联动。


校企医互动  共论创新驱动机制

分论坛的圆桌论坛则邀请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海涛,北京大学医学部沈勇,首都医科大学景汇泉,卫生健康青年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刘硕,以及北京网梯董事长兼CEO张震,我校基础医学院杨智昉院长、学生赵楠参加了圆桌论坛的讨论。赵楠谈到,从当初的怯场,到现在自如应对各种比赛场合,她的收获是巨大的。她非常感激学校创造的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感谢学校搭建的各类平台,让她能沉浸在“创新创业”的“天地”中。杨智昉院长则深有感触地讲到,为了适应应用型医学本科学生的教学需要,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建设了基础医学创新中心。同时在经费、制度、多方联动等保障下,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有效助力了师生在全国高水平创新比赛中屡获佳绩。

原创精英相逢  健康学子显锋芒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iCAN原创中国精英赛了。据悉,具有精英赛参赛资格的,都是iCAN全国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项目。我校有3个项目参加了今年的iCAN原创中国精英赛,分别为“‘护心贴心脏疾病及心脏健康诊疗平台”“‘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复仪”,和“智能交互式座椅”。最终,在实力如此强大,竞争如此激励的比赛中,“‘护心贴心脏疾病及心脏健康诊疗平台”顶住压力,从33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并将作为5个项目之一,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创新创业大赛。这将是我校创新创业项目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比赛。取得如此好成绩,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已初显,并将在“国际化”的定位上坚定前行。(教务处)